衄血在中医里指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出血,包括鼻衄、齿衄、耳衄等,多因热邪犯肺、胃热炽盛、肝火上炎等原因所致。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,衄血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病症表现,衄血主要是指人体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,某些部位出现的出血现象。
从部位上划分,衄血常见的有鼻衄即鼻出血,齿衄表现为牙龈出血,耳衄为耳部出血等,不同部位的衄血,其病因病机往往有所不同。热邪犯肺是导致衄血的常见原因之一,当外界热邪侵袭人体,犯及肺脏时,可使肺失清肃,肺络受损,从而出现鼻衄。在气候干燥、温热之邪盛行的季节,人体容易感受热邪,出现咳嗽、咽痛、鼻出血等症状。胃热炽盛也可引发衄血,若饮食不节,过食辛辣燥热之品,导致胃火内炽,火热上炎,迫血妄行,就会引起鼻衄或齿衄。肝火上炎同样会导致衄血,肝主疏泄,若情志不遂,肝郁化火,或暴怒伤肝,肝火上逆,灼伤血络,会出现鼻衄、耳衄等症状。阴虚火旺、气血亏虚等也可能引起衄血,但相对较为少见,阴虚火旺者,多因久病伤阴,或热病后期,阴液亏损,虚火内生,灼伤血络而致衄血。气血亏虚者,由于气虚不能摄血,也可出现衄血,但一般出血量较少,且伴有面色苍白、神疲乏力等症状。要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燥热、油腻等刺激性食物,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紧张。并且要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如果衄血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血量较大,应及时就医,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