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万庆涛 王鸿杰
赵的繁体字是趙,由走和肖两个部件构成。
走,甲骨文是上下结构,上为大(人伸开双臂),下为止(脚),会意一个人甩开双臂跑;肖,小月(肉),表示父母的小型肉身,义为为新生儿。所以,有不肖子孙之说,引申为细小。趙字,本义急走。后简化为赵,与本义失去联系。
赵,《百家姓》第一个字。顺带说一下,赵字放在第一个,是因为《百家姓》是宋朝时编写的,皇帝姓赵。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,妇孺皆知。
急走,就是小跑,用于军队,则是急行军。现在我们常说,一路小跑着来的,用一个字表示就是趙。
《穆天子传》:天子北征,趙行囗(缺字,或为“数”)舍(周穆王向北讨伐,急行军,每天行军(多个)三十里。)一舍为三十里。
西周穆王时,有伯益后裔造父,曾经向穆王献八匹骏马。穆王用来拉车,造父驾车。一次,穆王西行会见西王母时,传来徐偃王攻打京都镐京的消息。造父驾八匹骏马的王车载着穆王疾驰回京,打败徐偃王。
造父因此立功,穆王把赵地封给造父(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周穆王赐造父以赵城”)。赵城故址在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。于是,造父成为赵姓始祖。
赵地之名或来自当地人善于小步快走,人们就把这个动作用符号记录下来,写作趙,成为族名和族徽,后来演变为姓氏。